比特幣核心開發者 Luke Dashjr 想解決 BRC-20 和 Ordinals 給比特幣主網帶來「垃圾資料」的問題,但這也昭示了比特幣 Layer 2 的潛力與機遇;如果「美元替代品」「Code is Law」之類的烏托邦口號可以在時間推移中被不斷證偽,那麼比特幣和區塊鏈的存在意義又是什麼?它真正能解決的問題到底是什麼?
(前情提要:
BRC-20大逃難》Ordi暴跌25%,社群急找出路:架設比特幣Layer2銘文鏈擴容
)
(背景補充:
一人操縱市場?比特幣開發者又嗆Ordinals:銘文就是騙局!$ORDI 閃跌8%
)
本文目錄
簡析 Ordinals 協議的原理
Luke 的解決思路
Luke Dashjr 行為背後隱藏的區塊鏈信仰危機
近期,比特幣社群元老 Luke Dashjr 針對 BRC-20 的激進言論引發了無數人的討論。Luke 認為,BRC-20 和銘文協議繞過了比特幣區塊對資料大小的限制,強行往區塊內塞進了大量「垃圾資料」,這種做法會給節點造成不必要的負擔,因為這會增加節點在網速頻寬和儲存能力上的開銷,如果這種情況長期延續下去,會不斷降低比特幣網路的去中心化程度,最終瓦解這個「最去中心化的 blockchain 生態」那賴以維繫的優良傳統。
其實 Luke 的擔心並不是空穴來風。在今年 2 月 1 日,比特幣網路內出現了其「有史以來最大的區塊」,大小為 3.96 MB,只因為這個區塊內包含了一個名為 Taproot Wizards 的 NFT。這種現象在當時便被 Luke Dashjr 等人認定,會使得比特幣的區塊大小居高不下,進而提高全節點的硬體裝置要求,而去中心化的重要一環恰恰在於降低使用者的節點執行成本。如果未來的比特幣變得像 Solana 和 Sui 一樣,人們只能把節點執行在第三方機房裡,這未嘗不是比特幣社群乃至整個 Web3 的悲哀。
在增加節點頻寬 / 儲存開銷並削弱去中心化的同時,大區塊本身也會對安全性造成影響,因為區塊越大,在網路內傳播的速度越慢,節點的資料一致性越差,孤塊率和帳本分叉率越高,此前 Conflux 團隊曾多次強調過這一點,而以太坊基金會也一直在評估 EIP-4844 上線後,區塊尺寸變大對安全性的影響,這種事情必然會「牽一髮動全身」。
拋開 BRC-20 和 Ordinals 對比特幣網路底層安全與去中心化的負面影響,把衍生資產套在比特幣 UTXO 內的「套娃」做法,也是新的風險所在,這本質是把衍生資產自己需要解決的安全問題,直接轉嫁給比特幣網路去承擔,如果這些衍生品的總價值超過保證比特幣網路安全所需的資產 / 算力價值,就可能出現「頭重腳輕,上層過重」的問題,而這個風險點在 POS 以太坊身上已經表現的越來越露骨。此前」技術圈名人「響馬在訪談中,也表達了對這個問題的擔憂。
但有趣的是,Luke 雖然在部分言論中對 BRC-20 和各種銘文表達了消極態度,並表示如果新版的節點客戶端程式碼釋出並被廣泛採用,屆時 BRC-20 和 Ordinals 可能消失,但當其他人指出可以把比特幣 Layer 2 作為 BRC-20 新的歸宿,以避免對比特幣主網造成負擔時,Luke 肯定了這種看法,並沒有對 BRC-20 進行「意識形態」上的絕對否定。後來 Luke 本人更是直言:不是非要剷除所有銘文,才能給比特幣網路帶來益處。
歸根結底,Luke 不滿之處似乎在於,各種衍生產物引發的資料膨脹給比特幣主網帶來的風險,而不是對這些衍生品本身「趕盡殺絕」,更多是想把 Ordinals 這類「不速之客」驅逐到比特幣主網之外的設施上,這恰恰給比特幣 Layer 2 本身帶來了機遇。但 Luke 的激進做法本身也引發了許多人的爭議,他的行為不但涉及到比特幣生態話語權的糾紛,也反應出了 BTC 與 ETH 在產品設計哲學上的本質不同 —— 多年前 Vitalik 曾在類似的事情上與 Luke 等人意見相左,間接導致前者決心自己做一條鏈。
下文中,我們將對 Ordinals 協議與 Luke 的解決方案進行技術面的解析,並對 Luke 為代表的「中本聰主義者」與 BRC-20 玩家為代表的「投機客」各自的問題展開簡要闡述。如果 Web3 並不像某些人所說的那般巨集大美好,那麼它的價值究竟是什麼?
單從技術的角度去看,Ordinals 協議是一個為聰(SATS,比特幣最小單位)編號的系統,或者說是以比特幣 UTXO 作為儲存媒介的衍生協議。 Ordinals 為每個聰賦予一個序號,再附加上額外的資料(文字、圖片、程式碼等),使每個聰都變成獨一無二的 NFT,這個過程稱之為「銘刻」。BRC-20 在 Ordinals 的基礎上,又推出了類似 ERC-20 同質化代幣的發行方法。但 BTC 指令碼並不圖靈完備,无法實現以太坊那樣複雜的智慧合約系統。以最簡單的 transfer 功能為例,基於 Ordinals 協議的衍生資產需要在指令碼中寫入如下內容:
可以看到這是一個純文字的互動,比特幣網路本身對 BRC-20 的交易內容不進行任何運算和狀態結算。使用者看到的 BRC-20 轉帳成功等訊息,都是那些認同 Ordinals 協議的節點自己將 BTC 鏈上的原始指令碼解析 + 計算後,得到的最終結果。
如果你只有 100 個 ORDI,但在 transfer 的時候數量寫成 10000 個,也是可以傳送這筆交易至比特幣網路的,但相關節點和瀏覽器並不會將其解析為一筆有效的轉帳。
所以 Ordinals 本質上只是將比特幣網路當做永存資料且不可更改的網盤,鏈上只銘刻了元資料、操作宣告等,但所有操作的運算和狀態結算,全部都位於鏈下的資料索引網站的伺服器中。這種思路和 Arweave 生態的專案 EverPay 幾乎如出一轍。
綜合來看,Ordinals 有下列問題:
1. 沒有統一共識的狀態運算層。不同錢包、瀏覽器等解析出的資料並不一定相同,此前曾多次發生使用者資產在不同錢包上有不同顯示結果的現象。
2. 依賴中心化的 Indexer 基礎設施。以區塊鏈的標準來看,這種應用對安全性是沒有嚴格要求且不可靠的。
3. 使用場景狹窄。在以太坊中一系列複雜的 DeFi 活動都不可能基於簡單的 Ordinals 協議完成,甚至目前的 Ordinals 交易只能通過掛單來完成,而非採用流行的 AMM。所以,Ordinals 這類產物似乎在以太坊上實現會更好。
4. 網路汙染。Ordinals 對聰的操作形式,如數千名使用者在短時間內只操作 $ 0.1 的價值卻支付 $ 10 的轉帳費用,在 BTC 原教旨主義者眼中非常類似粉塵攻擊,在這些使用者或開發者眼中,BTC 主要是用於儲值和轉帳,而 Ordinals 活動嚴重干擾了正常的網路運轉。
5. 增加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各種銘文擡高了比特幣主網的手續費,對其他使用者造成了影響,而且 BRC-20 和 Ordinals 引入的新基礎設施需要使用者理解和使用新錢包、新工具等。
面對 BRC-20 和 Ordinals 問題,Luke 並沒有直接修改共識層,而是通過修改 Spam Filter (policy) 模組,使節點在收到 P2P 廣播訊息時,直接拒收 Ordinals 交易。在 policy 中,有多個 isStandard () 系列函式來檢查交易的各個方面是否符合標準,如果不符合,則節點收到的這筆交易很快就會被拋棄。
換句話說,Ordinals 最終可以上鏈,但大多數節點不會把這樣的資料放進交易池裡,這會延長 Ordinals 資料傳遞給願意將其打包上鏈的礦池的延時。但如果有礦池廣播了一個包含 BRC-20 交易的區塊,節點們還是會認可。
Luke 已經在 Bitcoin Knots 客戶端中提交了 policy 的修改,在 Bitcoin Core 客戶端中,他也想將相同的提交加入進去。而在 policy.cpp 中,他新增了一個名為 g_script_size_policy_limit 的引數,該引數在多個位置對指令碼大小進行了限制。
之前的客戶端中對 Pay-to-Taproot(也即 Ordinals 使用的交易型別)的指令碼大小沒做限制,最終在此補上
其中,g_script_size_policy_limit 預設值為 1650 Bytes,會限制許多 Ordinals 中使用的指令碼,下圖為一個 NFT 相關指令碼的大小:
但由於該引數僅僅是用於 Spam Filter 模組,而非共識模組,所以節點可以自行修改該引數的大小,來接收更大指令碼的交易。這些交易雖然不符合 Core 開發者的預期,但仍然可以被比特幣的共識協議所接受,也就是說,只要有一個礦池願意打包 Ordinals 相關的交易資料,Ordinals 就依然可以在比特幣網路存活,只是相關使用者的 UX 會比現在更差(響應延時會變得比現在長)。
這種方法無法做到完全消除 Ordinals 的鏈上活動,不會引入任何硬分叉。雖然一定會有節點不遵守新的 Policy,但由於之前根本沒有該 Policy,那麼更新後只要有節點遵守,就可以降低 Ordinals 活動數量。
Luke 的預期是大部分節點都會遵守他提出的 policy。這個更新總體上來說是柔性的。只要有一個礦池願意打包 BRC-20 和 Ordinals 資料,後兩者就依然可以在比特幣主網延續下去,只是相關使用者體驗會變的很差。但只要比特幣 Layer 2 快速啟動,BRC-20 和 Ordinals 在 Layer 2 上一樣可以「風生水起」。
那麼該如何評價 Luke Dashjr 的這種行為?這一切真的只是「大區塊與小區塊」之爭那麼簡單嗎?誠然,如果單從技術和產品的角度看待這一切,似乎 Luke 只是在捍衛比特幣社群長期以來的極簡哲學與去中心化理念,這種與以太坊截然不同的保守主義思路,一直都是「區塊鏈世界裡不可或缺」的一環。
也有人認為,比特幣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社群治理實驗田,Luke Dashjr 只是代表了其中的一派勢力,而比特幣不是屬於一個人的,是礦工、交易所、開發者、使用者之間多方博弈下形成的混合產物,無論 Luke 怎麼針對 BRC-20 ,那些眼花繚亂的銘文都會在比特幣生態內找到合適的歸宿。
但本文並不想對上述兩點做出更多討論,打算引申出大多數人並沒有意識到的問題:
如果從意識形態的角度去考察最近的「Luke Dashjr」事件,不難將其抽象為「技術派」和「交易派」之間的衝突,此前 Blast 與 Polygon zkEVM 之間的脣槍舌劍,已經將兩大派系間的矛盾顯露無疑,而 Luke Dashjr 則進一步激化了兩者之間的分歧,使人們對比特幣乃至於區塊鏈的「所有權」本身產生思考:究竟誰可以代表比特幣生態?是那些打著中本聰後繼者旗號的 OG 貢獻者們,還是那些整天對炒幣交易樂此不疲的投機客們?
如果站在 Luke 等比特幣社群 OG 的角度去看,大多數 BRC-20 愛好者都是些「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賺鏈上錢」的唯利是圖之人,這些「自私自利」之徒的利益似乎不值得去維護,而將 BRC-20 從比特幣網路驅逐,有利於 BTC 生態的長期利益,這要比滿足炒幣使用者的貪慾更為「重要」。
但反過來想,那些將 BRC-20 和 Ordinals 的價值徹底否定,不顧及「Web3 主流使用者」利益的人,似乎同樣是自私和缺乏思考的,如果他們一直以為「高貴」和「正確」的東西本身就是不切實際、虛偽不堪的,那麼站在制高點去鄙視那些「庸俗之人」,是否也只是在走五十笑百步?
歸根結底,金融市場本身並不包含道德,很難說誰的行為更道德,誰的行為不道德,一切都只靠機制和規則來決定(索羅斯所言),而區塊鏈推崇的 Permissionless 並沒有一口否定 BRC-20 這類「空氣幣」的存在,那麼單純打著遙不可及的「比特幣原教旨」旗號去擠兌那些銘文玩家們,本身是否也是一種違背 Permissionless 精神的行為?如果從這個角度去思考,Luke 的行為是否真的值得肯定?支援他或反對他的人,又是否對這一行為進行過反思?
雖然有無數人曾就區塊鏈可以帶來的巨集大願景做出過激情澎湃的描繪,曾不止一次推崇所謂的「中本聰精神」與「Trustless 最大主義」,但為什麼中本聰和 Gavin Wood 等人所幻想的「美元替代品」與「下一代網際網路」還沒有到來,先到來的卻是一系列「上不了大雅之堂」的東西?這是否是拜「去中心化網路」本身極差的 UX 與使用門檻所致?
對於一個對使用者不友好、幾乎永遠無法在使用者體驗上與 Web2 抗衡的東西,又能給人們帶來哪些 Web2 所沒有的場景?如果它很難取得 Web2 所不具備的產品優勢,所謂的「去信任化」Slogan 又真的能夠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嗎?單純空談那些遙不可及的「不需要人治的 Trustless」「mass adoption」,卻不想善待位居主流使用者畫像中的羊毛黨,這種態度本身是否是一種孔乙己式的虛偽自私?
或許技術至上主義者的確有資格嘲笑 BRC-20 玩家們唯利是圖,可以認為區塊鏈並不該淪為「鏈上賭場」,但我們更應該認真思考區塊鏈的意義所在。如果它並不像中本聰所說的那般巨集大可敬,它所鼓吹的許多烏托邦式的思想在時間的推移中被不斷證偽,那麼所謂的「code is law」以及「Mass Adoption」乃至「Web3.0 」背後,又是否隱藏著一場堪比尼采式「上帝之死」的重大信仰危機?如果所謂的「中本聰主義」只是一種類似於 Marx 主義的空中樓閣,那麼我們是否該反思 Web3 真正能夠解決的問題究竟是什麼?
來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49059750
也許我們並不能對上述問題給出直接答案,但毋庸置疑的是,區塊鏈本身的可分叉、多元社群屬性,終究會賦予人們比現實政治中更高的自由選擇權,在這個不完美的 Web3 世界中,不會只有一個版本的 chain。相比於現實中的主權國家,這個能夠按照不同群體的意願,去打造多元「國度」的 Blockchain,終究會成為現實民主治理之上的一種補充與優化,而不是單純作為「美元替代品」「Web2 掘墓人」這樣不切實際的無聊口號,很多時候,解決眼前的現實問題,遠比沉浸於一些「永遠存在於明天」的美好幻覺要重要的多。
相關報導
UniSat正式上線brc20-swap主網:初期僅開放14種資產、提款可能延遲
解析BTC兩大原生資產協議:BRC20與ARC20
BRC-20概念幣抱團下跌!Ordinals日交易量超3000萬美元,再創新高
Tags:
BRC-20
Luke Dashjr
Ordinals
關於
區塊部落是您进入区块链世界的部落营地,提供最新的行业资讯、深度洞察和技术创新。探索我们共同成长的区块链技术之旅。
今日趨勢
- 野村证券预言:美联储将在12月暂停降息,明年仅降低0.2个百分点。
- Google震撼彈!美司法部傳將要求強制出售Chrome,以打擊谷歌搜尋壟斷地位
- MicroStrategy债券解读:微策略大规模增持比特币是否安全?
- 微策略 Michael Saylor:研究比特幣一萬小時,您會明白高波動性並非高風險
- SOL 漲至 240 美元挑戰新高;ETH 仍處低靡,兌 BTC 換匯率跌至 0.3432
- 13F機構報告:已有206家企業持有比特幣現貨ETF,另有一家美國企業宣佈投資BTC後股價大幅上漲
- 此家科技公司股票代號「BTC」三日內暴漲1500%!高層:我們也感到驚訝
- 觀點》若美國成為比特幣挖礦及AI中心,特高壓變壓器將成川普新概念股
繼續閱讀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