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官員近期對於2024年是否會降息表達出不同態度,強調仍需考慮通脹數據。然而,我們是否想過聯準會的降息對市場是否真的是好消息呢?從歷史中我們可以找到答案。
最近《華爾街日報》的記者Nick Timiraos指出,在聯準會內部存在兩派觀點。一派擔心在通脹和薪資增長減速的情況下,將利率維持在高水平太久可能給區域性銀行、商業房地產投資者和其他產業帶來更多壓力。另一派認為由於經濟表現強勁,今年幾乎不需要降息,他們擔心通脹率在設定的2%目標之上停留,希望在考慮降息前有更多證據表明經濟正在放緩。
從歷史上看,降息並不一定對市場是好消息。以下是自1980年以來美股S&P 500指數與美國利率的比較圖,我們可以看到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2008年的金融海嘯以及2000年的網路泡沫期間,指數與利率是同步下滑的。當時聯準會降息是因為有更嚴重的經濟問題,這對投資市場並不是好消息。雖然這次降息可能只是為了回歸正常,但也不能排除投資者因潛在的經濟衰退預期而拋售資產。因此,投資者不能單純依照疫情後的行情以為降息一定能激勵股市上漲。每次降息的市場邏輯都不盡相同,真正的狀況還需時間觀察。
所以提醒各位投資者,雖然從長期來看,歷史數據顯示降息通常對市場是利多,但發酵期間可能需要數月到幾年的時間。短期內的波動很難預測,市場也可能反轉下挫。因此請各位做好風險管控,不要因為聯準會真的啟動降息就盲目相信市場會持續上漲,務必做好風險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