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家級警報系統昨天發生錯誤,引起社會困惑與不安。國民黨立委候選人葛如鈞(寶博士)針對此事件提出改善建議,強調警報系統應採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記錄與防止中心化竄改,並推動去中心化的快速驗證機制。
昨天下午,台灣國家級警報系統突然發出警報,指出中國發射的衛星已飛越南部上空,請民眾注意安全。然而,警報內容的翻譯和排版出現了錯誤,使得民眾感到困惑和不安。
對此,國民黨立委候選人葛如鈞(又稱寶博士)提出了五項改善建議,包括將警報系統上鏈、推動去中心化警報系統等措施,以提高未來警報的準確性和效率。
首先,這次引起廣泛討論的警報問題主要在於排版和用字。例如,對於「越南、越南南部、南部」的文字表達引起了混淆,中英文版本的不一致(中文版本提到衛星,而英文版本則提到missile(飛彈))更增加了誤解。事實上,中國當時是發射攜帶愛因斯坦探針衛星的長征二號火箭。此外,警報中的「文字空格」錯誤也導致閱讀困難,例如「flyover」應為兩個字「fly over」,且從文法角度來看,應改為「is flying」或「flew」。
其次,葛如鈞指出,在國防部發現排版和用字錯誤後,災防告警細胞廣播訊息網站上更新了原警報內容,並加上了「(國防部更正)」幾個字,但未向民眾發送該更正訊息。災防告警細胞廣播訊息網站列出了「各級政府發送告警訊息原則及內容」,旨在讓民眾能夠參考並比對是否收到假警報。然而,昨天民眾實際收到的警報內容與網站列出的內容並不一致,因此葛博士建議,應確保民眾收到的訊息與官方一致,以避免在緊急時刻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為了提升警報系統的透明度和可追蹤性,葛如鈞建議利用區塊鏈或其他技術來記錄每次發出的訊息,以避免擅自竄改或刪除。
葛博士還提出,應嚴格檢核國家級警報的發送流程和核可驗證機制,並考慮運用生成式AI的協助,以減少閱讀誤解、恐慌和潛在安全威脅。他進一步建議,應考慮建立去中心化、分散式快速驗證的國家級警報簡訊發送機制。
最後,葛如鈞提醒民眾注意國家級警報的重要性和相關的資安細節。他警告,目前的技術使駭客能夠偽造國家級警報,這種虛假警報可能導致社會動亂和嚴重危機。此外,民眾對國家級警報的誤解可能導致錯誤的集體行動,造成交通堵塞甚至人員傷亡。因此,加強警報系統的資安和準確性,以防止這類風險是迫切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