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的犯罪組織越來越多地使用加密貨幣進行詐騙和洗錢活動,這讓加密貨幣產業蒙上了詐騙的污名。甚至有一些知名的交易所也被捲入了大型詐騙案,這令人震驚不已。法務部為了保護民眾,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和力量來對抗這些加密貨幣犯罪活動。到目前為止,加密貨幣犯罪偵辦已經取得了哪些成果呢?我們特別邀請了北檢檢察官洪敏超先生來揭示司法部門對加密犯罪的重視程度。
洪敏超檢察官目前在台北地檢署工作,同時也是加密貨幣早期的參與者。他非常熟悉加密貨幣行業,並擔任金管會、行政院反洗錢辦公室、監察院等機構的講師。他特別擅長將加密犯罪偵辦和鏈上反洗錢的資訊教授給司法相關人員。他表示,加密貨幣洗錢的問題非常嚴重,他估計大約有百分之四十的不法資金都是透過加密貨幣進行洗錢的,這讓人非常擔憂。
在詳細說明中,他提到目前詐騙案件中大約有百分之三十是通過誘騙被害者購買或投資加密貨幣的方式來詐取資金,另外的詐騙案件則是使用其他方式進行詐騙,然後將贓款轉換成加密貨幣。這些加密貨幣洗錢的資金佔到了至少百分之四十的比例,每年大約有三十億新台幣的資金被隱藏在區塊鏈上,並利用境內和境外的交易所、DeFi程式、混幣器等進行洗錢。
動區對此進行了深入的了解,他們與其他司法人員接觸後發現,在台灣,加密洗錢的問題非常嚴重,不僅是詐騙款項被轉換成最常見的USDT,還有其他犯罪活動,例如毒品買賣、非法賭博、行賄等大筆金流,大部分都被轉換成加密貨幣進行洗錢、銷贓和組織更多的犯罪活動。
洪檢察官提到,加密犯罪在台灣非常猖獗,但司法部門也在積極應對這個問題。他表示,將近十年前,他們就已經開始關注加密犯罪偵辦的工作,現在同仁們也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加密知識和技術。他認為,要實現加密犯罪偵辦的目標,必須有民間單位和官方的合作,因為DeFi技術的多元化和鏈上洗錢方式的不斷演進,使得加密偵辦變得更加困難。
檢座再次強調,現在的台灣檢察官、調查局調查官、刑警和警員對打擊詐騙活動的熱情非常高,他們對加密知識也有了全面的了解。各地的地檢署之間互相支援,對基本的DeFi和幣流追查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國際司法合作方面,台灣也在努力與其他國家合作打擊加密洗錢活動。
從台灣執法的角度來看,多次搜捕加密犯罪分子的經驗顯示,台灣的加密偵辦工作在幣流分析和傳統偵查的結合上非常有效,這也符合現在法務部門中新一代檢察官和警察對案件掌握的不同需求,並提供了更立體的視角。
然而,現實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司法資源有限,對於整個偵查執法部門來說,隨著加密貨幣產業和技術的快速發展,相關監管人員的教育訓練和經驗交流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和必要性。雖然法務部已經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但由於經費有限,目前只能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刀口上,培訓時間迫切,再加上案件數量龐大,相較於一般犯罪案件的資源和內部教育訓練,仍然不夠充足,需要進一步調配更大的官方資源。
此外,之前ACE交易所的創辦人潘奕彰和後來買下所有股權的新負責人王晨桓,因涉嫌與詐騙集團勾結而被收押禁見。他們利用的手法是通過發行代幣項目向被害者推銷,並讓交易所上架代幣,以贏得投資者的信任。加密專法實施後,這樣的手法能否被防堵呢?洪敏超檢察官認為,這起重大犯罪事件對國內的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是一個很好的提醒。
對於造市商在加密交易所市場上的角色,檢察官也有自己的看法。他期望國內的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能夠更好地整合資源,例如建立錢包地址資料庫或建立共同基金,來推動反洗錢工作,甚至對受害者進行補償,這對加密貨幣產業來說是一個更好的加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