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市場最近出現了普遍下跌的情況,有人認為這是因為交易所過度上線 VC 系代幣,從而導致市場流動性不足。VC 代幣是否在吸血市場?交易所是否助長了這一過程?交易所能否做得更好?本文將為您解答。
首先,不論交易所上線「VC 系代幣」的影響如何,由於使用者進入加密貨幣的核心途徑仍然是購買 USDT 或 USDC,穩定幣的總量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市場內的流動性總量。因此,我們將簡要比較「穩定幣增量」和「VC 代幣市值增量」。
一年前,USDT 的流通市值為 832 億美元,當前為 1127 億美元,增長了 295 億美元。而 USDC 則由 284 億上漲至 326 億美元,增量為 42 億美元,二者一年的增量共 337 億美元。相比之下,近半年上線的十個 VC 代幣的流通市值合計 54.7 億美元。至少 50% 以上的增量資金為數十隻「VC 代幣」所攫取。
因此,可以得出初步結論,VC 代幣確實對資金存在著明顯的虹吸效應。那麼,交易所是否助推了這一過程?
對於這一問題,幣安聯創何一在 X 平臺發表了其看法,認為即使交易所不上新專案,這些專案依然存在,資金也會分流到整個行業。然而,Odaily 星球日報認為,不同場景下的「使用者屬性」和「槓桿率」顯著影響了 VC 解鎖代幣的承接意願和能力,並不能說中心化交易所在 VC 解鎖程式中毫無影響。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交易所而言,給予價值專案更多機會是廣大使用者的根本訴求之一。部分價值專案本身能夠產生極高的利潤和現金流,並非 VC 攢局、擼毛黨互動刷量所構造。因此,建立更明確的標準和更透明的資訊披露,將有助於引導市場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