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一篇《期權初級課》基本概念、簡單策略、加密貨幣交易所介面一次掌握介紹完基本的期權概念、期權基本策略,以及交易所介面操作後。本文將會介紹期權的優勢,以及期權的進階策略,告訴您如何透過期權達到穩定收益、對沖虧損、捕捉波動或降低成本的效果。
(前情提要:期權初級課》基本概念、簡單策略、加密貨幣交易所介面一次掌握)
(背景補充:為什麼說:比特幣 ETF 期權獲批是市場重大勝利?)
期權的優勢
為什麼要交易期權?
期權具備許多獨特性,相較於單純的股票、期貨等金融商品,能更靈活的滿足投資者的多元需求:
- 放大資金的槓桿效應:投資者只需支付少量權利金,即可擁有控制大額資產的交易權,而無需實際持有標的資產。
- 有效控制風險:如作為期權買方,最大的損失金額就是權利金,不會像股票或期貨面臨全額虧損的風險。這種特性讓投資者追求高回報的同時,能清楚掌握最壞情況。
- 對沖市場風險:期權是強大的避險工具。例如,持有股票的同時買入看跌期權,當市場下跌時,期權收益能抵銷股票損失,猶如為投資買了保險。
為什麼要在加密貨幣市場交易期權?
- 市場價格連續性:加密市場 24 * 7 全年無休,不像傳統金融市場會休市。任何時間有重大消息都不會有價格跳空的情況。
- 無爆倉風險的槓桿:加密市場突然插針的情況隨處可見,若使用永續合約槓桿交易,瞬間下跌容易導致爆倉。但如果操作期權,在交割日到期前無論價格如何波動,都不會被清算。
- 流動性集中:加密市場上主流標的為比特幣和以太幣,因此,基本上幣圈大部分的資金都集中在這兩個標的上,流動性佳。
常用策略
覆蓋性看漲(Covered Call)- 穩定現貨收益
手法:持有一種現貨 + 賣出買權
使用時機:計畫長期持有一種現貨,並預期價格短期內不會大幅上漲,只會小漲小跌時,可利用此策略賺取權利金。
損益狀況:
- 價格上漲:現貨獲利,但賣出買權虧損,收益被限制。相較於單純持有現貨,總利潤會減少。
- 價格下跌:現貨虧損,但賣出買權能收入權利金,抵銷部分虧損。與單獨持有現貨相比,總虧損會減少。
策略特點:
Covered Call 基本上就是犧牲價格大漲的獲利潛力,換取權利金的穩定收入。藉此讓長期持有現貨的投資者在市場平穩或小幅波動時,獲得更穩定的損益表現。
保護性看跌(Protective Put)- 對沖現貨虧損
手法:持有一種現貨 + 買入賣權
使用時機:計畫長期持有一種現貨,擔心短期會有下跌風險,使用此策略對沖現貨下跌時的虧損。
損益狀況:
- 價格上漲:現貨持續上漲獲利,但因買入賣權而虧損權利金。總收益為現貨利潤減去權利金。
- 價格下跌:現貨下跌虧損,但買入賣權之獲利能抵銷大部分現貨虧損,只會有固定的有限虧損。
策略特點:
Protective Put 類似為現貨買保險,保持著無限的上漲獲利,同時以付出權利金為代價,換取下跌時有限的損失保護。這種方式讓長期投資者在市場不確定時更安心。
跨式策略(Straddle)- 捕捉劇烈波動
手法:同時買入相同執行價和到期日的買權與賣權。(買入買權 + 買入賣權)
使用時機:當市場即將有重大事件發生,預期價格會有劇烈波動,但無法判斷是上漲還是下跌,可使用此策略。例如,重大政策宣布日前、財報發佈日前等。
損益狀況:
- 價格大漲 or 價格大跌:不論價格大漲或大跌,只要波動幅度超過兩份權利金的總和,投資者都能夠無限獲利(上漲靠買權,下跌靠賣權)。
- 價格小幅漲跌:如果價格漲跌的幅度小於兩份權利金的加總,兩份期權均無價值,損失固定為支付的兩份權利金。
Straddle 適合在市場確定會大幅波動,但無法確定漲跌方向時使用,透過雙向布局抓住價格變動的潛在收益。然而,缺點就是成本較高(需支付兩份權利金),價格波動需足夠劇烈才會獲利。
牛市價差(Bull Call Spread)- 降低初始成本
手法:在相同的到期日,買入較低履約價的買權,並賣出較高履約價的買權(相同標的)。
使用時機:預期價格將會上漲,但是上漲幅度有限,可使用此策略減少權利金支出。
損益狀況:
- 若價格低於買入履約價,兩份期權皆不履約,損失為(買入買權之權利金支出)-(賣出買權之權利金收入)。
- 若價格介於 買入履約價 與 賣出履約價 之間,買入的期權開始獲利,賣出的期權不被履約,收益隨價格上升而增加。
- 若價格高於賣出履約價,買入買權的價值繼續上升,但賣出買權被執行,總收益固定為兩執行價之差減去權利金成本。
Bull Call Spread 雖限制了自己的獲利潛力,但透過賣出買權的權利金收入部分抵銷了買入買權的權利金支出,因而降低了最初的權利金成本(因買入買權履約價較低,權利金較高,所以無法完全抵銷)。這個特性也使其適合想參與牛市但資金有限的投資者。
總結
期權以其槓桿效應、風險控制與對沖能力聞名,成為滿足投資者多元需求的工具。本文介紹了四種常用且實用的進階策略:「覆蓋性看漲」用於穩定現貨收益,「保護性看跌」用於對沖現貨虧損,「跨式策略」用於捕捉劇烈波動、「牛市價差」用於降低初始成本,這些策略適用於不同市場情境與投資目標,當您在未來遇到適合的場景時,不妨試試看這些策略吧!